设为首页 中文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2年端午节放假3天,现安排放假时间如下:  6月3日、6月4日、6月5日放假,共三天  请各位新老客户提前做好时间安排,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提前祝您:端午安康![详细]
新闻资讯

干细胞,让肝脏重获新生的 “修复能手”

肝脏是人体最 “沉默” 的器官,即使三分之二的组织受损,它仍能照常工作。但当乙肝病毒、酒精或脂肪肝持续 “攻击”,这个每天处理1.5升血液的 “代谢工厂” 就会逐渐锈坏。 在肝硬化患者体内,健康肝细胞被瘢痕组织取代,如同工厂车间被水泥封死。而干细胞这支 “微型维修队” 的发现,正为肝病康复带来新希望。 一、肝脏的 “自愈密码” 藏在哪里? 成年人的肝脏有强大再生能力,切掉一半仍能长回原状,这要归功于肝内的 “常驻干细胞”。 这些藏在胆管附近的 “预备队” 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肝脏受损,就会迅速激活为肝细胞和胆管细胞。但当肝硬化发生时,瘢痕组织会像铁丝网一样封锁干细胞的活动区域,使其无法抵达受损部位。 这时,外来的间充质干细胞就成了 “援军”。这些从骨髓或脐带血中提取的 “多能工”,能分泌几十种 “修复因子”,比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像 “唤醒信号”,能让休眠的肝干细胞重新工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则像 “工程队”,促进新血管生成,为修复提供营养。 2024 年《肝脏病学杂志》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胶原纤维降解速度提升2.3倍。 二、干细胞如何打好 “肝脏保卫战”? 1. 慢性肝炎:阻断纤维化进程 乙肝、丙肝病毒会持续破坏肝细胞,引发慢性炎症。就像反复发炎的伤口会留疤,肝脏的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纤维化。 干细胞分泌的IL-10等抗炎因子,能像 “灭火器” 一样压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临床数据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在6个月内平均下降1.2个等级,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比例达78%。 2. 肝硬化:重建代谢工厂 晚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如同被藤蔓缠绕的废弃工厂,门静脉高压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干细胞的 “超能力” 在于能分化为肝细胞,直接填补受损区域。我国科学家研发的 “干细胞胶囊” 技术,将干细胞包裹在可降解的生物膜中,通过胃镜植入肝脏。 这些 “微型修复舱” 在3个月内可分化出约20亿个新肝细胞,使患者腹水消失率提升65%,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3. 肝衰竭:临时替代肝移植 对于急性肝衰竭患者,每延迟1小时治疗,死亡率就增加5%。传统肝移植等待时间长达数月,而干细胞输注能快速发挥 “桥梁作用”。 2025年上海仁济医院的案例显示,一名爆发性肝衰竭患者在接受三次干细胞移植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成功等到肝源。这种 “急救疗法” 通过干细胞暂时接管部分代谢功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图片 三、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突破 过去十年,我国干细胞康复肝病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 “干细胞肝再生” 项目,已建立标准化制备流程:每袋干细胞活性必须超过90%,杂质细胞比例低于5%,确保治疗安全。 目前全国已有30家医院开展干细胞康复肝硬化的临床试验,累计入组患者超过2000例,总有效率达72%。 更令人期待的是 “干细胞 + 生物材料” 的组合疗法。科学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生肝支架,将干细胞 “种” 在支架上培养成迷你肝组织。 这种 “人工肝单元” 移植后,能像乐高积木一样拼补受损肝脏。动物实验显示,移植4周后,肝衰竭模型鼠的存活率从20%提升至80%。 四、保护肝脏,给干细胞搭把手 想让体内的 “维修队” 更给力?记住这些关键点:每天饮酒超过25克,会直接抑制肝干细胞活性;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让干细胞 “疲于奔命”;而均衡饮食中的谷胱甘肽(如西兰花、牛油果),能为干细胞提供 “能量补给”。 定期运动则像给干细胞 “练兵”,研究发现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使肝干细胞增殖能力提升40%。 从发现干细胞能修复肝损伤,到实现标准化临床应用,科学家用了20年时间破解 “肝脏再生密码”。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未来肝硬化患者或许不再需要等待肝源,只需通过几次干细胞移植就能重建健康肝脏。这个曾经被称为 “沉默器官” 的代谢中心,正因为干细胞技术的发展,重新获得 “重生” 的机会。 来源于网络,侵删! 图片

上一篇:科普 | 干细胞治疗未来趋势!硬货科普知识,建议收藏!

下一篇:细胞治疗时代:哪些疾病可通过干细胞治疗获益?

版权所有© 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运营:聚鼎科技  吉ICP备12000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