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案例报道 | 来自干细胞治疗患者的亲身分享
干细胞凭借其多向分化、免疫调节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已经成为了细胞治疗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为一些传统疗法无效、难治的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央视CCTV-9《微9》栏目播放的《创新中国—干细胞》视频中说道,“在传统医学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上,干细胞研究正带来新的希望。”
图片
去年,权威媒体《人民日报》科技版也曾以“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为题,专门发文点赞了细胞治疗技术。
图片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7日第19版)
干细胞有多“神奇“,生动鲜活的案例最能说明,下面将为大家分享近年来干细胞临床应用领域取得的部分重大突破。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对人体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产生着长期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的巨大威胁,是全球公认的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干细胞手段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已获得数项突破性成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案例1:
57岁的吴先生因糖尿病导致左肢被截,后来右腿也出现糖尿病足症状。在得知干细胞可以促进缺血部位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下肢微循环,有效缓解症状的情况后。经医生建议,吴先生进行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手术取得圆满成功,终于保住了右腿。
图片
案例2:
来自央视的报道,李先生患糖尿病已经有9年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让他饱受折磨,眼睛肿胀的好像随时都可能破裂,腿即使是在夏天也是冰凉,血压随着血糖的变化忽高忽低,体重从90kg下降到了70kg。在得知医院正在进行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糖尿病的试验后,毫不犹豫选择加入。术后不到一个月,完全停止胰岛素注入,成功摆脱折磨他9年的糖尿病。
图片
卵巢早衰
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之前发生卵巢功能衰竭,其实质是指女性体内卵细胞提前耗尽。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这种妇科疾病国内发病率约为1%~3.8%。卵母细胞因无法再生,所以卵巢早衰通常是不可逆的。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成功让一些卵巢早衰女性实现了生育梦。
案例1:
来自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报道,35岁的方女士经医院医生诊断为卵巢功能衰竭,在参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开展的干细胞再生医学临床研究后,终于实现了当母亲的梦,顺利诞下一个健康的男婴。
图片
案例2:
拥有王牌栏目《谭谈交通》的天府TV曾报道,34岁的杨女士月经紊乱2年,甚至有半年不来月经的经历,在接受了静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仅仅经过4周的治疗便有了早孕反应,顺利产下了一位6斤多的健康男婴。
图片
帕金森
帕金森是一种渐进性运动障碍疾病,是由脑内能产生多巴胺的黑质神经元减少引起的。2018年《干细胞与发育》杂志认为,“帕金森最具前景的治疗途径是使用干细胞替换疾病发生过程中丢失的黑质神经元”。
图片
来自央视7套《和平年代》节目报道,61岁的退休大妈王冬菊患上帕金森,经过常规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后来又出现反复,像普通的穿衣、上下床这样的动作还是离不开人。偶然机会经过干细胞移植治疗,抖动症状日渐好转,重拾了往日生活的信心。
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且半数以上的幸存者会伴随偏瘫和失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利用干细胞疗法,用新的细胞植入来恢复受损神经功能可以改善和恢复脑中风症状,让脑损伤患者完全康复也有了希望。
图片
同样是来自央视7套《和平年代》节目的报道,年过古稀的白丽老人在患上脑中风后,生活变得一团糟,经过干细胞疗法终于摆脱偏瘫,重新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2020年5月15日,来自台湾大学的学者发表了一篇《Potential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研究文章,综述了PubMed上100多篇英文出版物(干细胞治疗脑出血或出血性中风的文章和评论)。收集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干细胞治疗的可能机制包括细胞替代、促进内源性神经再生、抗凋亡、免疫调节等。
图片
细胞抗衰
人体衰老一般表现为组织或器官的退行性病变,其本质原因是细胞的衰减,也就是新生细胞数量少于死亡细胞的数量,而细胞衰减的原因就是由于干细胞减少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造成皮肤松弛、皱纹增多,组织或器官衰老,身体机能衰退。
干细胞美容抗衰,就是为机体补充缺乏的干细胞,帮助机体快速地更新替换衰老的细胞,并通过干细胞的分裂不断增殖新生细胞,让身体从内到外都散发青春的光彩。
图片
2020年5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在线刊登报道,麦当娜因其在《X夫人》的欧美巡演中膝盖受伤接受了干细胞修复技术,随后包括BBC旗下的《音乐-新闻台》在内的众多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同时,更有媒体爆料,卡戴珊、贝克汉姆等大人物也使用过干细胞进行抗衰老。
上一篇:免疫细胞+干细胞双剑合璧,修复身体的“黄金搭档”!
下一篇:71.4%的癌症患者无复发!免疫细胞疗法正开启“去化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