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文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2年端午节放假3天,现安排放假时间如下:  6月3日、6月4日、6月5日放假,共三天  请各位新老客户提前做好时间安排,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提前祝您:端午安康![详细]
新闻资讯

从瘫痪到行走,干细胞疗法为脊髓损伤治疗打开新的大门

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脊髓损伤而瘫痪,他们大多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预期寿命降低等困境,为了翻越这座疾病的高山,美国梅奥诊所尝试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并于近日发表1期试验结果——10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损伤等级降低,感觉与运动能力增强,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为脊髓损伤治疗带去了新的希望。 图片 脊髓损伤,即俗称的截瘫、四肢瘫痪,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 它的来临通常没有任何先兆,一次高空坠落、一次强烈撞击,甚至只是一次普通的跳舞下腰,都足以让一个家庭坠落深渊。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无论是手术、药物、还是高压氧等方式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进程,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瘫痪的事实。因此,患者的康复之路往往是“终身制”的,他们的预期寿命也明显低于常人。 这一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几乎没有改善,为了突破现状,研究者们将目光聚焦于有再生修复能力的干细胞疗法之上,就在4月初,美国大名鼎鼎的梅奥诊所公布了一篇“利用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I期试验结果。 图片 △间充质干细胞在创伤性脊髓损伤中的鞘内递送:I 期试验 10例患者在接受细胞治疗后,有7名患者的损伤等级降低,“一号病人”克里斯·巴尔甚至实现了从“瘫痪”到“行走”的飞跃式转变,且在随访,干细胞治疗也因此被视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方案。 01 从瘫痪到行走 干细胞疗法轰动西方 克里斯·巴尔是一名冲浪爱好者,7年前的某个周末,他像往常一样来到旧金山海洋沙滩冲浪,却被一个猛烈的浪头打翻到海底,随后,克里斯的脖子以下全部都瘫痪了,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他被定为完全损伤(A级)。 在经历6个月的康复训练后,他仍然依赖轮椅,且严重衰弱。面对如此情形,克里斯的主治医师建议他前往梅奥诊所,那里正要开展一项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 图片 △脊椎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通常受伤后的6-12月内可经历快速修复,但一年后康复进程通常会停滞 就这样,克里斯成为了这场研究的“一号病人”。 医生从克里斯腹部提取少量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并对其进行扩增与冷冻保存。就在克里斯受伤的11个月后,研究者向其鞘内注射了1亿个AD-MSCs。 图片 仅仅两周后,克里斯的行走测试、腿筋测试、手指运动测试成绩就提高了25%-50%。到后来,他开始自己进食,四处行走,进行日常活动,这种转变让所有人惊叹不已。克里斯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新闻(ABC News):"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有这样的恢复。” 图片 △克里斯在纪录片中述说自己再度行走的感受 “一号病人”的成功让西方震动,毕竟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即使是轻微改善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他会是孤例吗?发布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6.6)的论文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事实上,包括克里斯在内一共有10名脊髓损伤患者参与了这项实验,患者平均年龄为34.6岁(范围为18-65岁),在接受注射时,5例患者被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量表定为AIS A级,2例为AIS B级,3例为AIS C级。 这些患者从受伤到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在8-22个月不等,研究者解释之所以没有立刻给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是为了留出时间,使其能先通过物理疗法及自身修复能力改善病情。 而在接受干细胞注射后,研究者对患者状态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在96周的随访期间患者一共接受了10次检查。 结果显示:7名患者的AIS等级与注射前状态相比有所改善,针刺和轻触测试时的感觉增强,肌肉运动群的力量和自主排便功能增强。更有患者从A级改善至C级。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事件,表明AD-MSC的收集与给药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中耐受性良好。 图片 △10位患者受伤、入组、注射和最终随访时的AIS等级 而结合过往研究,研究者猜测间充质干细胞能潜在地参与内源性神经发生、血管生成和神经元可塑性的各种途径。与此同时,实验中的积极效用还可能来源于干细胞的旁分泌效应,其所分泌的各类因子能调节组织稳态和炎症,比如研究者在研究中观测到VEGF水平的增加,这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的新生。 总之,干细胞治疗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方案,目前研究者正在进行一个更大的随机对照组实验,以进一步确认该疗法的安全性与效果。 02 再生医学 为脊髓损伤治疗打开新的大门 事实上,这不是唯一一个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在2021年,耶鲁大学联合了日本札幌医科大学也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这次参与实验的脊髓损伤患者共有13例,采用的回输方式为静脉输液。凭借着归巢特性,干细胞会自动前往患者的伤处。6个月后,13例患者中有12例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有效率超过90%,超过一半患者的关键机能(如走路和用手)有了实质性改善。一位AIS评级原本为A的患者降至D等级,如今他已经能行走、爬楼梯、自主进食和穿衣打扮。 图片 △该患者接受输注后各项评分变化 而如果查询美国官方临床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目前登记在案的“利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研究已达61项,随着研究进程的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干细胞在脊髓损伤治疗上的前景。 干细胞是人体内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及多谱系分化能力的原始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衍生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多种细胞——这是干细胞最为人所知的特点。而在研究者的深挖之下,其旁分泌效应也让研究者备受期待,其功能可归为六大类:免疫调节、抗凋亡、血管生成、支持局部干细胞和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抗瘢痕形成和化学吸引。 加上独一无二的归巢特性,使得干细胞不但有望治疗脊髓损伤,也是其他疑难杂症的新希望,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例,作为干细胞家族中的重要分支,已被陆续证实或能作用于全身九大系统、超过百种疾病,包括尚未攻克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帕金森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更为关键的是,相较于杀死病因的化合药物,干细胞采用的是我们人体本身的沟通方式——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沟通,或能从根本上改变很多疾病的结局,开启一个崭新的药物时代。

上一篇:科普|盘点哪些疾病可通过干细胞治疗获益

下一篇:干细胞的神奇特质,为何与我们息息相关?

版权所有© 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运营:聚鼎科技  吉ICP备12000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