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改善易过敏体质,调节免疫失衡
近年来,过敏群体暴增,患病人群数以亿计。根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统计: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在近30年的时间增长了约3倍,全球患病率达22%,被列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我国过敏性疾病患病人群也在逐年增加。
过敏的本质,就是免疫异常引起的炎症
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一种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起病、累及人体单个系统或全身的反应。过敏问题主要出在自身的免疫系统上,如果免疫系统过激反应的话,就会将无害的东西错认为抗原,进而将之排除并制造抗体进行攻击,这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也就是过敏。
以花粉症为例:
花粉症的过敏原即为花粉,当花粉进入体内后,由巨噬细胞发现异物,再将此情报透过辅助T细胞告知B细胞,B细胞即把花粉当做“入侵者”,开始产生IgE抗体。IgE抗体首先与位于鼻腔黏膜下的“肥大细胞”结合,之后当花粉成分进入体内的时候,带有IgE抗体的肥大细胞就会对其发生作用,人就会出现流鼻涕、眼睛瘙痒等症状。
图片
△ 过敏反应的致病机制示意图
也就是说,过敏的本质,实际上是免疫异常引起的炎症。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反应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 食物过敏
某些食物引起机体的异常反应。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湿疹、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严重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 过敏性哮喘
由过敏原等激发因素引起的气道反应性,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 过敏性鼻炎
个体接触过敏原后引起的打喷嚏,清涕,鼻塞,鼻痒等症状。
● 特应性皮炎
主要表现是皮肤瘙痒,婴儿和儿童高发。
通常情况下,过敏的严重程度也是因人而异,轻度过敏可能仅出现瘙痒、皮疹等,重度过敏可能会出现喉头水肿、休克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引起死亡。因此,过敏并非小事,不仅烦扰着日常生活,长期下去还可能诱发致命性疾病。
图片
△ 过敏性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的结构
然而,让人头疼的是,过敏的治疗非常麻烦,因为身体会将原本无害的东西统统视作“坏蛋”来抗击,而这些都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做到完全隔离(如花粉、灰尘、螨虫等,甚至是温度湿度的变化),这也让过敏的治疗变得更加艰难。
目前临床上针对过敏治疗,主要是服用抗过敏类药物,但这类药物通常也会伴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引起粒细胞减少、头晕、嗜睡,长期服用有可能导致贫血,有可能诱发癫痫、增重,导致心律失常,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对于一些顽固难治的过敏还会使用脱敏治疗,在确定过敏原后,将过敏原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反复注射或与患者多次接触,剂量逐渐递增,增加患者耐受性,但疗程漫长,一般需要3-5年。
走出抗过敏药物阴影:干细胞疗法的前瞻性疗效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的组织再生、免疫调节等功能被认为是可以平衡人体免疫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关干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上的研究迅速开展,并在过敏性鼻炎、皮炎及哮喘等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不错疗效。
那么,干细胞是如何有效应对过敏性反应的呢?人的身体健康与否,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否保持相对的自身稳定。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才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而干细胞强大的免疫调节机制恰好可以平衡免疫并抑制过激免疫反应(过敏反应)。
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它可以通过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抑制多种免疫细胞反应,能明显抑制患者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对免疫网络的调节起重要的作用,干预调整患者病态的免疫系统。
图片
△ 干细胞调控免疫系统示意图
干细胞凭借自身较低的免疫原性,和对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的调节,能够几乎无副作用地控制过激免疫反应,实现治疗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功能,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干细胞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可行性。
干细胞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
干细胞与过敏性鼻炎(AR)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人群最常见的症状表现,鼻炎是鼻腔粘膜的变态反应,具体表现在鼻痒、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难受症状,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却影响每天的生活质量。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上发表过一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鼻炎的应用研究,介绍了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及基于干细胞的鼻炎临床治疗方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促进Treg细胞增殖,平衡Th1/Th2因子的含量,减轻过敏性鼻炎的刺激,不易复发,有望成为未来鼻炎治疗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
图片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过敏性鼻炎
干细胞与特应性皮炎(AD)
特应性皮炎发病表现为表皮屏障破坏、皮肤微生物群失调及部分免疫细胞的过度激活。
一项来自《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世界科学院学报)的报道显示,通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成功治愈了一名65岁女性难治性特异性皮炎合并尿路感染和严重足部溃疡的患者。
图片
干细胞与哮喘(BA)
哮喘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炎症和收缩,导致气道结构变化,通常是对过敏原、感染或其他污染物的反应。
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减少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肺部炎症和组织重塑,并且在通过卵清蛋白攻击建立的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哮喘小鼠模型中特异性降低了过敏性气道炎症。
图片
△ 干细胞通过不同机制对哮喘生态位多效性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主要有以下几种潜在机制:
■ 迁移、定植于局部并分化为组织细胞。组织发生病变后可通过释放多种趋化因子引导血管中的干细胞发生迁移并发生局部定植;
■ 通过刺激内源性祖细胞增生促进气道局部修复。MSCs在发生归巢定植到病变部位以后,通过改变局部细胞外微环境使内源性祖细胞发生趋化、定植、增殖、分化,修复损伤组织;
■ 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影响哮喘患者免疫反应。MSCs能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调节失衡的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改善病情、治疗疾病的作用。
干细胞与过敏性结膜炎(AC)
AC是最常见的黏膜过敏性疾病,其特征是水肿、眼睑肿胀、打喷嚏和瘙痒。包括抗组胺药、鼻内皮质类固醇和抗白三烯在内的一般疗法对缓解AC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过敏原免疫疗法是对新疗法反应不佳的患者的潜在选择。然而,这些疗法的不良反应以及对AC控制不佳的患者的治疗仍然是巨大的挑战。
图片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局部滴注CM可以明显减轻了豚草花粉诱导的实验性AC的临床症状。同时,MSC显著降低了炎症细胞的数量和相关分子的水平,如NF-κB p65、TNF-α和IL-4。此外,在体外,MSC还降低了B细胞中的MC活性和IgE水平,并减轻了组胺诱导的血管通透性过高。在体内,MSC还抑制IgE和组胺的分泌、MCs的募集和活性以及结膜血管的高渗透性。这些结果表明MSC-CMT在AR抗过敏作用的有效性。
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前期和临床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及无毒性,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硬皮症、红斑狼疮、白癜风等,当然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变异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上,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上一篇:揭秘干细胞如何守护我们的“消化之旅”
下一篇:强心剂:干细胞疗法,将为老去的心脏带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