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发病率呈节节攀升之势,已成为第一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一步步走上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不归路。如今由于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很多“富贵病”,脂肪肝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全球每100个成年人中有20-30例脂肪肝患者。
图片
01
脂肪肝形成原因
一提到脂肪肝,各位看官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是肥胖人群专属,走起路来脸蛋儿都跟着抖动的那种胖纸。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看起来不胖,甚至还是连油水都不沾的素食主义者,却也得了脂肪肝,试问都已经这么瘦了,怎么就把肝“喂”的这么肥呢?
图片
我们的肝脏就像车间一样,生产出脂肪并且打好包,再将脂肪运输至人体各处的仓库(皮下脂肪组织,例如臀部、四肢等)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储存在各处的脂肪也是先被运到肝脏再分解。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由于素食者不吃鱼肉蛋等,相应的蛋白质供应水平低下或者吸收不良,引起白蛋白合成减少,促使脂肪分解和动用,使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导致肝内脂肪积蓄,长此以往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02
脂肪肝的危害及并发症
①降低肝脏解毒能力;
②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
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④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
⑤降低人体免疫及解毒功能;
⑥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⑦对消化系统有损伤;
⑧导致脑病脂肪肝综合征。
图片
03
干细胞与脂肪肝
除了服药、生活方式(运动、控制饮食、合理休息)的调节等传统对策以外,国内生物医学领域学者发现,用干细胞治疗脂肪肝也有一定的疗效。为多种肝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干细胞疗法在脂肪肝转化为肝硬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其预期寿命。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和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群,具有修复和再生组织器官的能力,广泛用在各类疾病(渐冻症、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卵巢早衰等)中,其中,在肝脏疾病中,干细胞疗法已被用于病毒性肝炎诱导的肝硬化,我国已有五项干细胞疗法针对肝硬化的临床备案项目,改善肝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图片
04
干细胞疗法在肝病方面的应用
一、干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干细胞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抗纤维化细胞因子,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诱导凋亡,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少肝纤维化。
二、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改善肝微环境
正常人中肝脏具有免疫功能,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肝脏免疫功能异常,产生炎症。炎症在肝病的整个阶段持续存在,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过度表达是改善肝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干细胞抑制KCs细胞,减少TNF、IL17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且分泌前列腺素E2等调节性因子促使M1型巨噬细胞转化成M2型巨噬细胞,同时上调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
图片
三、干细胞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分化
干细胞抑制多种促炎因子的表达,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保护未受损的肝细胞;干细胞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如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激活肝祖细胞的分化增殖,修复已受损的肝细胞,从而改善肝功能。
上一篇:超500万人受“强直性脊柱炎”困扰,干细胞疗法带来新曙光
下一篇:科普 | 4种肿瘤细胞调理技术,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