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文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2年端午节放假3天,现安排放假时间如下:  6月3日、6月4日、6月5日放假,共三天  请各位新老客户提前做好时间安排,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提前祝您:端午安康![详细]
新闻资讯

NK细胞让我们免疫力更“抗打”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人中招变阳。有专家根据数学模型推算,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被感染。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众所周知,免疫力弱的患者症状更严重,持续时间较长。而免疫力强的患者,症状更轻,康复更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科学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细胞)数量充足且活性更好的患者,病毒载量下降更快,症状或更轻! 图片​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战胜病毒的终极武器。免疫力的强弱与机体的免疫细胞息息相关。而NK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守卫人体健康的生力军。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激活,可以去清除那些感染新冠病毒的细胞,防止感染进一步扩大。NK细胞对产生免疫逃逸的病毒有效,NK细胞会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避免这些细胞成为病毒培养基地,阻止更多病毒的复制产生。 NK细胞对产生免疫逃逸的病毒有效,在临床已经证明对这类病毒如对甲型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丙肝病毒均有效,对此次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也同样奏效。 NK细胞:为什么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什么是NK细胞? NK细胞又称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是人体免疫细胞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病毒、细菌等危害物质进入人体初期时,NK细胞是人体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线,具备“广谱”的细胞毒杀作用,因反应机警、杀敌广谱常被称为免疫军团里的“特警”部队,同时也是体内负责杀伤老化、肿瘤等异常细胞的最主要“战士”。 图片​ 注:NK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结、骨髓、外周血、肺、脾脏、肝脏等器官内 NK细胞形态上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是除T细胞、B细胞之外的第三大类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循环数的5%-15%左右,属于天然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肝脏和脾脏,因此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无论病毒种类如何,NK细胞都会强烈的活化,表现出NK细胞的生物活性,即活化受体NKG2D、DNAM-1的表达,以及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Kp30、NKp44和NKp46的表达,它们与受感染细胞上的应激配体和病毒抗原结合。 NK细胞的功能 NK细胞的作用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公安局”,防止机体细胞出现癌变和病毒感染,NK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使其走向凋亡,并且能够促进新生细胞产生,平衡器官、免疫系统功能。 具体功能:NK细胞与人体其他150多种白细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统的特殊指令,即识别自我与非我;不需要体细胞基因重排产生识别不同抗原的克隆,而是表达多种受体执行功能;也不需要其他细胞的配合,自己单独就能识别和攻击外来细胞、癌细胞和病毒。 NK细胞彻底瓦解有害细胞过程 循环的NK细胞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一旦发现体内出现的病毒感染细胞,它们会渗透到组织中,分泌穿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攻击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可以在5分钟之内直接将其消灭掉,1个NK细胞可以杀死27个病毒感染细胞。 同时,它们也是人体抵抗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可非特异性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大大降低了对正常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的攻击风险。除了具有强大的杀伤功能外,它还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机体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功能。 图片​ NK细胞杀伤效应机制 ①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NK细胞低亲和力的CD16分子与靶细胞IgG抗体复合物结合后,活化PTK,使PLCγ的酪氨酸磷酸化,裂解膜磷脂肌醇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锡安甘油,IP3增加细胞内游离的钙浓度,促进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细胞毒性物质,杀死靶细胞。 ②自然杀伤 当细胞在病毒感染期间,产生了应激压力或DNA损伤,就会产生胚系编码配体(germ-line ligand),这些配体可以被NK细胞表达的胚系编码受体(germ-line receptor)识别。因此不需经过抗体介导,也不需预先致敏,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穿孔素、NK细胞毒因子和TNF细胞毒性颗粒杀伤靶细胞。 ③产生细胞因子 NK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调节免疫和造血作用以及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使用NK细胞提高新冠病毒感染 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肆虐神州大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的NK细胞数量和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说明这些患者的天然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如果人体内的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力显著下降,那么人体的整个免疫机能也随之降低,发生病毒感染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当前新冠病毒感染临床研究发现,易感人群机体内NK细胞比例越高,越不容易被感染。 新冠患者的NK细胞NKG2A(耗尽标志物)上升 正常人体NK细胞的比例是23.8%,而此次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其体内NK细胞的比例才7%左右。当然,也完全有可能,是由于罹患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体内的NK细胞去杀伤病毒,急剧衰竭,从而导致机体内的NK细胞比例迅速下降。 当前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明,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补充外源性NK细胞可以作为当前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新疗法。也就是说,如果人为干预增加患者体内NK细胞的数量,就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望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或者显著减轻感染后的病情,降低病残率和致死率。 NK细胞的产生与补充 年龄与NK细胞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以后,NK细胞的数量、活力、杀伤能力会逐渐降低,到60岁的时候,下降约50%的功能,人体的整个免疫机能也随之降低,感染病毒和发生癌症的风险或将增加,这也是当前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数死亡病例为老年患者的原因之一。 因此,NK细胞比例越高越不容易被感染。所以,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就在体内,它就是健康的免疫系统。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可以作为当前治疗和预防新冠的潜在新疗法。 异体来源的NK细胞抗肿瘤效果更好 NK细胞的生产分为自体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和异体血(亲属血和脐带血)提取单个核细胞。 产生NK细胞的方法,一种是使用患者自己的NK细胞,而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异体供者的NK细胞。自体和异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来源NK细胞均被用于外源性补充,但自体来源NK细胞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抗肿瘤效果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图片​ 基于NK细胞的癌症免疫疗法 肿瘤细胞有免疫逃逸机制,患者自体NK细胞常常因为被干扰而存在功能受损,难以通过体外诱导达到较好的杀伤能力; 常规的化疗可能造成健康NK细胞采集数量不足; 供者年龄原因,其NK细胞的活力,数量和杀伤能力不能够得到保障。 而相对自体来源NK细胞,异体来源NK细胞展示出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并成为近来临床研究的主流,来源包括:健康志愿者捐献、脐带血、多能诱导干细胞(iPSC)。相对于脐带血,以标准化的“现成(off the shelf)”方式制备的干细胞来源NK细胞更加易于获得,同时患者等待治疗时间较短。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全国各地新冠病毒的感染高峰期也即将陆续到来。趁感染高峰期还未到,赶紧为自己的身体补充大量高活性的NK细胞,让它们布下杀灭新冠病毒的天罗地网,让新冠病毒无法附身于你,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有NK细胞护卫,全身酸痛乏力,高烧到头冒青烟,喉似吞刀片,肺都快咳出来了等等,这些痛苦或许你就可以避免了。 提前补充NK细胞的人,即使周围的人都阳了,他们却一直保持着阴性的潇洒,即使偶尔出现个别人阳了的情况,他们的症状也非常轻。

上一篇:细胞抗衰 | 总想着预防衰老?不如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衰老型”

下一篇:干细胞丨让年轻从每一个细胞开始,从根源保健延寿

版权所有© 吉林省中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运营:聚鼎科技  吉ICP备12000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