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免疫细胞如何反击病毒?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疾病包括病毒斗争的历史,远的例如天花病毒,近的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我们人类都最终战胜了这些极其可怕的病毒。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进化,变得越来越强大。
那么,此次疯狂肆虐的病毒大军是如何入侵人体,又和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展开了怎样激烈的战斗呢?
图片
图片来源于pixabay
01
免疫细胞VS新冠病毒
当病毒入侵人体时,会遇到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击。
以新冠病毒为例,首先鼻腔、口腔等处的粘膜组织会分泌粘液,包裹住病毒,通过纤毛摆动加上喷嚏、咳嗽的强烈气流,将病毒排出体外。但仍有顽固分子留了下来。这时,就需要大量免疫细胞上场了。
比如吞噬细胞中的巨噬细胞,在发现病毒后会直接吞噬,释放细胞因子,召唤更多同伴赶往战场,还会发出警报,让身体出现发烧等炎症反应。但是,病毒占领细胞工厂后能复制出大量的病毒,仅靠吞噬细胞已经无法应对,需要其他种类的免疫细胞来精确打击病毒。
树突状细胞收集病毒碎片,也就是抗原,将其交给辅助T细胞。然后,辅助T细胞将兵分两路。一路去激活B细胞,让它们生产出对抗入侵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抗体可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也可以把几个病毒凝聚在一起,方便吞噬细胞吞噬。 另一路辅助T细胞去激活杀伤性T细胞,并使其大量复制。杀伤性T细胞会锁定被感染的异常细胞,将其摧毁,让病毒失去据点。
经过几轮较量,人体暂时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免疫系统记住了新冠病毒的信息,下次相同的病毒入侵时能够迅速反击。但是,如果病毒在战斗中占据了上风,将造成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炎症风暴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为了帮助人体作战,科学家们要研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它们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友军。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的战争,远比我们已经了解的复杂得多,那些未知的领域,还有待科学带领我们到达。
图片
图片来源于pixabay
02
为什么新冠感染者会有不同的反应症状?
答案在于,每个人体内免疫系统功能有强有弱。
大多数年轻患者表现为轻症,正是因为他们的肺部上皮细胞状态较为良好,对病毒入侵的天然反应迅捷有效。他们的免疫细胞功能完整、良好,即便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
老年人的情况则不然,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机体功能开始退化,在应对病毒时,肺部上皮产生干扰素会“慢半拍”,产生的量也会少一些,这意味着,它们的免疫细胞释放干扰素以及吞噬病毒的能力会有所下降,于是人体整体抗病毒能力下降。
如果老年人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时,其免疫系统功能更是薄弱,抵御病毒的能力更差,更容易被病毒感染。目前来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死亡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并且患有其他基础性疾病。
正是由于这些患者抗病毒的免疫力低下,从鼻腔、咽喉部到气管和支气管等诸多环节,未能将病毒“有效阻击”,使得病毒侵犯肺泡,导致共用的肺泡血管壁膜受损,血管里的血液进入到肺泡,导致缺氧,引发危重病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管年轻人免疫系统功能有多么好,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规律作息、通宵玩手机、吸烟饮酒以及旅途疲劳等,都能导致免疫功能临时紊乱,从而给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03
专家呼吁: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药物时说。
病毒战争中,医护人员除了药物治疗,做得最多的其实是陪感染者一起熬,熬到病人免疫力恢复到,足以打败病毒那一刻。具体来说,由于当前缺乏特异性抗病毒的药物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基本上依赖于机体的免疫细胞——特别是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
不过,正所谓蚁多咬死象,如果免疫细胞的激活速度跑不过病毒的繁殖速度,这场战争就注定会以失败告终。因此,如果通过前沿细胞科技,体外补充获得性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就有可能战胜病毒!
上一篇:后疫情时代:新冠疫苗+NK细胞,给免疫防线加上双保险
下一篇: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战争,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