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科:干细胞助您告别“肝”扰!
生活好了,压力大了,应酬多了,喝酒多了,就在人们嚷着“干、干、干”的同时,酒精性肝病这个潜在的杀手也正在步步逼近,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过量饮酒是导致酒精肝的最直接原因
有研究显示,男性连续5年每天摄入酒精40克以上,女性连续5年每天摄入酒精20克以上,就有可能患上酒精肝。
摄入酒精的计算公式为:摄入量×酒精度×0.8=摄入酒精量。
拿酒精度最低的啤酒为例:750毫升×0.08×0.8=48克,即每天喝一瓶啤酒,患酒精肝的危险性也会大增。
酒精肝有什么表现?
1早期
症状: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等。
体征: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同时有脾肿大,面色发灰,腹水浮肿及蜘蛛痣,食管静脉曲张,白细胞增多(主要因此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类似细菌性感染,少数有脾脏肿大等症状,血清胆红素<100μmol/L。
2中、晚期
除了有上述症状外,还会伴有持续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碍等,肝功能检查有AST和ALT中度升高、AST/ALT比值接近3等指标。
3酒精肝,重点在于“防范于未然”
酒精肝是一种发病隐匿的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的,只有依靠科学的检查才能发现,伴随着病症的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下降,导致肝脏的代谢,消化,吸收障碍,人体才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
肝脏好比人体化工厂,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转化合成都由肝脏完成,各种各样的毒素亦要经过肝脏来排解。少量喝酒,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后,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若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就非常大。
酒精性肝病在病理上表现为三步曲: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者常有重叠存在。一般而言,平均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才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最终结果有可能引发肝癌。
酒精肝如何预防?
1节制饮酒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关键要把握好饮酒量。
2合理饮食
应以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及生痰助湿之品。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清淡少盐膳食,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也可以服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光甘肽等药物改善肝脏功能。
3调畅情志
对于酒精肝或者正常人群而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因心理压力和精神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和治疗效果。
4劳逸结合
要注意锻炼身体,平衡体内的脂肪,及时进行合理的代谢。
既往的治疗方法费用较高,治疗时间长,治疗过程患者较为痛苦,因不能真正阻断肝硬化的进展,往往效果欠佳。
目前,干细胞疗法是对酒精性肝硬化治疗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为人体的组织或器官,因此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遇。
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同时还可以分泌丰富的细胞活性因子,移植到病损的肝脏处后,在肝脏微环境的调节下,逐步转换为肝细胞。随着新生肝细胞的增加,受损的肝脏组织便可得到修复,肝功能也可逐步恢复。为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帮助患者告别“肝”扰!
, 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LEFT: 0px; MARGIN: 0px; LINE-HEIGHT: 1.5em; PADDING-RIGHT: 0px">节制饮酒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关键要把握好饮酒量。
2合理饮食
应以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及生痰助湿之品。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清淡少盐膳食,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也可以服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光甘肽等药物改善肝脏功能。
3调畅情志
对于酒精肝或者正常人群而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因心理压力和精神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和治疗效果。
4劳逸结合
要注意锻炼身体,平衡体内的脂肪,及时进行合理的代谢。
既往的治疗方法费用较高,治疗时间长,治疗过程患者较为痛苦,因不能真正阻断肝硬化的进展,往往效果欠佳。
目前,干细胞疗法是对酒精性肝硬化治疗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为人体的组织或器官,因此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遇。
干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同时还可以分泌丰富的细胞活性因子,移植到病损的肝脏处后,在肝脏微环境的调节下,逐步转换为肝细胞。随着新生肝细胞的增加,受损的肝脏组织便可得到修复,肝功能也可逐步恢复。为肝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帮助患者告别“肝”扰!
上一篇:吉林中科:【干细胞科普知识】给生命无限可能
下一篇:吉林中科:人体健康从细胞开始